图片轮播
-
千名学者齐聚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探讨生物育种与种业安全
-
作科所专题研究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
-
作科所刘录祥研究员获国际原子能机构RCA奖励2项
-
作科所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基因组选择新方法
-
中俄就大豆产业与科教合作开展线上研讨交流
-
学习二十大精神,加快种业科技创新
-
作科所组织新入职人员培训交流会
-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航麦106实现成果转化
-
作科所揭示生长素响应因子TaARF15-A1调控小麦衰老的分子机制
-
作科所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作物栽培与耕作中心2项成果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
钱前院士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
-
作科所揭示不同挤压技术对苦荞淀粉结构、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
钱前带领专家赴先农坛丰收时节话“五谷”
-
我科学家发现谷子光周期响应关键决定因子
-
水稻LVPA4基因提升稻米产量和品质
-
饭豆(赤小豆)高质量基因组及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完成
-
作科所国际合作项目入选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
-
作科所解析苦荞驯化过程中次生代谢物变化遗传机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专项5个项目在作科所启动
-
作科所毛龙研究员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