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一号文件解读丨刘录祥:粮食安全比以往更重要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4562292414749.html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实施好藏粮于技,打好种业翻身仗。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在百年变局下,粮食问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被放在第一部分,成为农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如何保障14亿人的饭碗?如何保障粮食稳产、农产品供给稳定,在连续18年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如何继续挖潜,保障粮食稳产乃至增产?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受访者供图
保粮:增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新京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率超过480公斤,远高于联合国400公斤的标准,为何还要反复强调粮食安全?
刘录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是非常有必要且恰当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18连丰”的骄人成就,而且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了1.3万亿斤,2021年达到1.36万亿斤,特别是作为我国口粮的小麦稻谷等自给率超过98%,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也必须看到,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和近两年新冠疫情持续等诸多不利因素,更加凸显了粮食安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核心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首次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京报:当前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刘录祥:由于受到消费需求增长、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粮食供给总体依然处于紧平衡。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1.6亿吨,同比增长18.1%。未来一个时期,产需总量缺口可能还会扩大。同时,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仅要保持好“吃得饱”,还有解决“吃得好”的问题,粮食需求由单纯量的需求,向量足、质优、营养、美味、安全等需求转变。在我国,追求粮食的持续增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夏粮:保障丰收第一站
新京报:在连续18年丰、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之后,今年继续确保1.3万亿斤,难处在哪里?
刘录祥:去年极端天气频发,今年冬春季预警的“拉尼娜”已经形成,实现粮食的稳产保供任务异常艰巨。特别是作为粮食增产的第一站夏粮小麦,必须全力保障好夏粮丰收。
新京报:去年秋天多雨,冬季发生急冻寒潮,今年春季又有天气变化预警,这会给夏粮生产带来怎样的困难?
刘录祥:夏粮生产的不利因素有三方面。第一,去年秋季多雨,不少地方晚播,造成苗小苗弱、根少根浅,且出苗不匀不齐。第二,抢播造成部分麦田整地质量差,前茬秸秆粉碎不到位,使小麦出现悬根苗,冬季发生低温寒潮,生长不良易发生冻害。第三,因苗小苗弱,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比例低,土壤墒情好,春季温度预报会偏高1-2度,防控压力较大。
新京报:有没有比较有利的因素?
刘录祥:从现在看,今年的夏粮丰收,也有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冬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这就奠定了小麦丰收的基础。第二是土壤墒情足,主产区土壤含水量基本都在70%以上,可以满足春季小麦生长需求,特别是占比三分之二的中低产田、旱地的苗情要好于往年。第三是苗情转化快,虽然三类苗比例比往年增高,但目前的最新调度数据显示较12月有所降低,约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11-12月份气温偏高于常年1-4摄氏度,平均增加了120摄氏度积温,相当于播期提前5-7天的结果。
强基:多种措施保障粮食生产
新京报:在保障粮食生产方面,我们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录祥:要实现夏粮首战告捷,必须过好晚播麦促弱转壮这一关。要全力推动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因地因苗加强精准指导和精细服务。
新京报:在政府层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录祥:就在近期,农业农村部已经组织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及省级农技推广部门等,紧急启动了冬小麦“科技壮苗”等专项行动。
新京报:具体来说,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夏粮趋利避害?
刘录祥:以冬小麦为例。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针对冬小麦三类弱苗,提出了三方面技术建议:首先要确保弱苗安全越冬,晚播小麦生长温度是关键,可施用干燥农家肥,或轻镇压碎土,增温防冻。苗龄3叶以上可喷施抗冻类调节剂,提高麦苗抗性。春季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防倒春寒,可采取浇水施肥或喷施叶面调控剂等措施,减轻冻害。第二抓好春季早管早促,以浅中耕划锄为主,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基本苗少的可分次施肥,每次3-5公斤;基本苗过大要推迟肥水管理,防止后期倒伏。苗龄小,春季非必要不浇水,保持地温,促春季分蘖生长,培育合理群体,保证足够的成穗数。针对土里捂,主要防止土壤板结,保证麦苗出土生长。早春不浇水,防止死苗烂籽。3叶以后每亩趁墒施肥2-3公斤,晚浇水,最好推迟到孕穗期;或者分别在拔节后期与灌浆期进行肥水管理,每亩施用氮肥4-5公斤。第三,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控,随时关注植保部门预测,结合实地调查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及时防治。以预防为主,减轻生物逆境损失。
挖潜:未来增产潜力还很大
新京报: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粮食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长期以来,有观点认为,我国耕地面积、地力的发掘已到极限,是否还有增产的潜力?
刘录祥:从耕地角度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的耕地面积可挖潜的空间有限,但耕地质量和利用方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其中,高标准农田,就是“藏粮于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京报:高标准农田对增产的作用有多大?
刘录祥:研究和实践证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应该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潜力。目前耕地中低产田比例超过三分之二。通过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等,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潜力巨大。
新京报:如何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刘录祥:2021年8月,国务院批复实施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十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到2022年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确保1.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未来:实现现代农业的图景
新京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两年来,我国重点推动种业发展,在这方面,未来增产的潜力如何?
刘录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实施好藏粮于技,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100%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短板和弱项,例如玉米、大豆单产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我们要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加快少数国外依赖型品种的选育。在这方面,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将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提高10%以上。
新京报:我国种业当前处在怎样的阶段?
刘录祥: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新阶段。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启动种质资源普查,农作物方面完成了最后一批707个县资源普查,畜禽和水产普查覆盖率也达到了90%以上,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推进育种创新攻关,突破了小麦-冰草杂交国际难题,创制出一大批高产、抗病、抗逆的小麦新种质、新材料,并发放全国育种单位共享利用。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了双季稻周年亩产达到1603.9公斤。利用分子聚合育种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高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有望成为我国新一代主导品种。2021年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通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1875个,将在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出了农作物种业企业阵型,增加了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出台了《“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成规划》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修改了种子法,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启动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应该说,种业振兴实现了稳步开局。
新京报:从种业科技方面看,当前和未来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刘录祥:当前,前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催生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推广。随着种业科技基础理论的不断突破和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的提档升级,种业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将由目前的45%提升到60%以上,种业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