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中国日报网]沉痛悼念庄巧生院士

[中国日报网]沉痛悼念庄巧生院士

2022年5月8日16时32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5岁。

中国农科院全体职工和学生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先生。庄先生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科研硕果累累,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仙逝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

清寒少年崎岖路 献身农业不言悔

庄巧生先生1916年8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旗山南麓五都村的贫寒农民家庭。他勤奋好学,1935年1月考入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进入大学后,受到校园学习环境和人文气氛的熏陶,他领悟到学海无边,人生有限,惟有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方可登临上佳境界。所修课程几乎门门成绩优异,他的视野日渐开拓,内心萌生了要在农学领域不断进取的志向。1939年2月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获学士学位。

1939年3月至1946年9月,庄巧生先生先后在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工作站、金陵大学、湖北省农业改进所、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到美国实习进修的机会。在美期间,分别在堪萨斯州立学院、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州联邦实验室学习小麦品质鉴定技术,他意识到品质检验与研究在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并注意搜集有关文献,以便回国后创造条件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胸怀科技报国志 一片丹心献麦田

回国后,1946年10月庄巧生先生被派到北平农事试验场(后更名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又在该所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直到2018年退休。他针对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先后主持育成"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2号""丰抗8号"等为代表的四批共20多个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为解决小麦锈病、倒伏等问题发挥了带头作用。"北京8号"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华北平原的主栽品种之一,年最大种植面积约2000万亩;"北京10号"曾在山西和河北广为种植,年最大面积约1000万亩。以"丰抗8号"为代表的高产、抗倒、兼抗三种病害的"丰抗号"系列品种,20世纪80年代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长达十余年,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约占当时该区小麦面积的40%。近20年,他指导育成"中麦175"和"中麦895"等10个优质新品种。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的团队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约4亿亩。他带头发展中国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谋未来 学术耕耘出成果

庄巧生先生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为推动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他在育种技术和方法上提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做法,在国内较早倡导和实践了三交和复合杂交育种方法。善于"因材施教"选配亲本,因地制宜处理杂交后代,在国内首次采用F2派生系统法简化操作程序,提前测产,为后期决选品系提供依据。他最早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提出了一些对品质育种有指导价值的量化指标,并带头推动了数量遗传和计算机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以及田间试验作业机械化等。

庄巧生先生不仅在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方法改进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还勤于总结育种经验,主编(译)或参编(译)专著十多部,对提高我国作物育种理论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他参加定稿的《西藏农业考察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西藏农牧业资源开发和增产技术的历史文献。协助金善宝院士完成的《中国小麦学》是一部融合国内外小麦科技新进展的专著,是我国作物科学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初,在《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的基础上,他主持编写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为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小麦育种实践、技术成就和生产发展的进程留下了历史记载,并附录上世纪前半叶开创小麦改良工作时的简略情况,这在国内外尚属少见。

科技攻关结硕果 热心学会助公益

从1981年起,庄巧生先生牵头主持"六五""七五"和"八五"全国小麦攻关课题,在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与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带头作用。他积极倡导育种材料和经验双交流,开展穿梭育种,提高效率,注重安排有关支撑研究等,对增强育种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区级品种区域试验以促进良种转化为生产力,相关成果受到"三委一部"表彰。他积极推动我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合作研究,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获得了我国政府颁发的国际合作奖。

庄巧生先生担任过多个学术职务,曾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中国科协第四届委员等,担任《作物学报》主编15年,曾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等。

帮扶后辈指路人 甘为人梯孺子牛

庄巧生先生十分关注、扶持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他时常鼓励周围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加强中外文修养,养成博览文献的习惯,提高业务水平。他热心帮助年轻人修改文稿,凡经他审阅的文稿,必字斟句酌,使其准确精炼,有说服力。1995年,他把获得的"何梁何利奖"奖金10万港币捐献给研究所,以此为基础,在全国16家单位的支持下,2005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设立了"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旨在奖励国内在小麦育种相关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自2007年以来已奖励了28人,推动了中国小麦遗传育种事业发展。他特别重视小麦育种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在他的指导下,团队在小麦品质研究与分子标记发掘应用、国外种质引进利用和成株抗性技术研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国内外同行好评。

庄巧生先生爱国、爱党、爱人民,把对祖国的爱全部倾注在小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他心系"三农",执著小麦,勤奋工作,学风严谨,生活简朴,被同行誉为求真务实、谦逊律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榜样。他襟怀坦荡,坚持真理,为人正派,处事公允,顾全大局,团结同事,乐于助人,是提携后辈的典范,是献身科学、热爱农业、服务农民的楷模,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庄巧生先生的一生,是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杰出成就和高尚品格将永载史册!我们要学习他崇高的品德和朴实优良的作风,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献身科学、服务"三农"的精神,在"四个面向""两个一流"建设中砥砺奋进,取得优异成绩。

庄巧生院士千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