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加快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加快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国家作物种质库每年要新入库约1万份种质资源,库里还有大量资源有待精准鉴定,如何排出优先序?”
“小麦-玉米丰产与减排耕作技术体系如何实现减排?”
“今年小麦品种测试,你有多长时间是在田里?”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举行了一场科研业绩考评报告会。3年前入选作科所青年人才的科研人员,报告了完成的目标任务。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现场提问并打分。
“种业科研具有周期长、量化指标少、公益性强等特点,不能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标准,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钱前说,要根据不同科研人员的不同研究情况进行分类评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中国农科院是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表示,未来三五年将是全所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密集期,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熟悉农业生产现实需求的青年领军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种业人才“能干事、干成事”。
据了解,作科所统筹推进科研、管理、支撑、转化四支队伍发展,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了20个创新团队,推动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出台30余项配套措施,形成奖惩并举、保障有力的人才工程体系;从国际知名种业公司引进人才,推动玉米科研优势力量整合和联合攻关。同时,对从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的一线人员,予以倾斜支持;实施青年启航计划,鼓励原创性研究。
近年来,作科所科研人员在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基础解析、育种技术创新、重大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进展,以实践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国家为全面推动种业振兴营造了良好环境,我们要加快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助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推动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钱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