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光明网]玉米增产持续刷新记录 “田间课堂”厉害在哪?

[光明网]玉米增产持续刷新记录 “田间课堂”厉害在哪?

  “大家瞧,这个株形非常好,上面的叶片紧凑,叶夹角大概18度,穗下叶片适当展开,在30度左右,非常有利于密度增加以后群体的透光……”。7月21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玉米田里,一场生动的“田间课堂”正在进行。课堂的一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一行,另一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米种植专家、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和农户们,玉米高产高效的“良方”散播开了。

  

  田间课堂,“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和第四师71团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长期开展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的试验基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和大面积高产高效生产纪录在这里多次被刷新。

  2013年,奇台总场春玉米试验田亩产达到1511.74公斤,这使得全国玉米首次跨上了单季亩产一吨半的新台阶,到了2020年,最高亩产达到了1663.25公斤,实现了全国亩产最高纪录的大幅提高。71团则在生产上连片应用,万亩平均亩产达1229.8公斤,亩均净利润达1110元以上。

  高产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然而,新技术想要被农户接受并不容易,中国农科院于是把“课堂”搬到了田间。“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人都熟知的一句话。

  示范田里,春季播种、夏季田管、秋季收获,专家和团队成员来到田里,与农户一起种一起收,重要时节还会组织大家田间观摩和技术交流。

  团队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助理研究员明博告诉记者,“示范田,种给农民看,也要带着农民干。技术要更实用,农户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农户看到了示范田的实际增产效果,自然就会跟着学,因此这种推广模式的效果很不错。下一年,将会有更多的合作社和规模农户运用我们的技术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协同提高。”

  有了“田间课堂”,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接触,直接与农民对话,实地解决问题,根据现场田间的作物苗情,因地因苗讲解田间管理技术,回答农民生产中的问题。

  此外,团队还会根据各地情况给农户发放相应的技术资料,将主要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等推广手册和模式图,给农民讲解并免费发放,把严谨的科学知识通俗化、简单化,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并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为农民推荐优质高产品种。

  “藏粮于技”,要高产还要高效

  “高产的探索对我们作物学科研究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少昆告诉记者,怎样把产量的潜力挖掘出来,这对于我们探索高产的途径、研发关键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一次次突破和创造纪录的背后,离不开技术支撑。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生理创新团队主持创建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正是“幕后功臣”。

  李少昆介绍,密植高产技术主要是指“密植增穗增产,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一般农户的田地中,每亩约收获玉米3500穗,而我们将播种密度提高到每亩7000-8000株。发挥群体优势是现阶段玉米增产的可行途径。”

  除了高产,如何实现高效是团队正在攻关的另一个课题。“亩产到了1500公斤后,我们又在想,如何实现高效,如何让水、肥的投入最优化、更精准”。也正是因此,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还包含了更加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机械粒收技术。

  “玉米长高以后,人或机械很难进行田间管理,尤其是密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玉米的关键生长期无法追肥,实现高产就非常困难了。我们的示范田中,依托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人不用进地,也能够在玉米生长期内按需浇水、追肥,在更好地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水和肥的损失”。

  籽粒收获技术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李少昆介绍,“它不仅能够减少用工,一亩地至少减少70块钱左右的用工费,同时也避免了玉米收回去在晾晒过程中发生霉变,降低品质,是一个增效提质的好技术。”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户家

  历时18年,在全国多个生态区组织实施玉米高产潜力探索,连续7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记录,论文扎扎实实地写在了大地上,写在了农田里。

  记者了解到,“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除了新疆地区,还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等东北补充灌溉玉米区示范推广。

  2019-2020年,在明显降低灌溉用水和化肥投入的前提下,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高产示范田,实收玉米20亩,亩产达到1234.88公斤,千亩示范田亩产超1000公斤,较当地农户增产400至450公斤。示范田灌溉水和化肥生产效率是一般农户的2~3倍,打造了中国玉米现代生产方式的范例。(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肖春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