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程须珍:用小豆子开创大局面
从前卖不上价的小豆子,如今身价飙升,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增产增效的背后,是一位农业女科学家40年不计回报的投入,是数十个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食用豆新品种的诞生从前卖不上价的小豆子,如今身价飙升,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增产增效的背后,是一位农业女科学家40年不计回报的投入,是数十个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食用豆新品种的诞生——
程须珍:用小豆子开创大局面
2010年3月,程须珍在云南曲靖市蚕豆稻茬免耕技术示范田考察。
2008年7月,程须珍在河北省故城县绿豆棉花间套种示范田调查。
2007年7月,程须珍(左二)与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合影
·人物档案·
程须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赵县,1979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期从事食用豆品种资源和优异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并致力于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工作,取得多项重大研究进展。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韵曦
绿豆、红豆、芸豆……小小的食用豆,在大田里是并不起眼的作物,却深受国人喜爱,我国也是世界上食用豆种类最多的国家。不过,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食用豆类几乎都是传统地方品种,产量低,品质差,易生虫,效益也低。直至1978年,我国开始对食用豆类展开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品种改良和培育,之后,一批又一批食用豆新品种被开发和推广,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小小的食用豆已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首选作物。
世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有无数农业科学家的忘我奋斗,程须珍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40年专注于小小的豆子,培育出数十个新品种,在食用豆类研究领域打造出一支遍布全国的科技队伍,为我国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做出了响当当的贡献。
上山下乡收集食用豆类种质资源
1979年,程须珍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现为作物科学研究所),进入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研究课题组。彼时的她不曾想过,自己将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从当初的“年纪最小”坚持到如今的“年纪最长”。
在老一代专家带领下,程须珍开始了绿豆、普通菜豆等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几年间,成千上万份食用豆品种资源被汇集到这个研究室。程须珍和同事们除了收集保存资源材料以外,还要制定相关标准,进行评价鉴定、编目归类、繁殖更新、保种入库等。
枯燥又繁复的工作,吓退了不少年轻人,但程须珍却对此很坚定:“分到这儿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第一要务。”
她始终铭记母校教诲:“种质资源是造福后代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为国家保护这些资源和财富。若绿豆、小豆等这些起源中国的传统名优品种资源或野生资源、近缘植物在中国消失了,那在全世界也就灭绝了。”
深感使命在肩,她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这些资源收集回来,保存到国家种质库中,让子孙后代都能利用到这些资源。”
为此,她东奔西跑、上山下乡。在交通尚不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这项工作尤其艰苦。
那时,绿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等地。从北京去南阳,坐火车需30多个钟头,还一座难求。程须珍犹记得上车时的人山人海:“有时候挤不上去,就把包先扔上去,别人再推着我从车窗爬进去。好不容易挤到车上,就再也去不了厕所了。”屡次这般,让程须珍甚至出现了尿血症状。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高铁已四通八达,但要收集种质资源,程须珍仍然要翻山越岭、深入那些杳无人烟的偏远地区。
“携带抗病虫或抗某种特殊环境基因的品种资源,多存在于农家种或野生品种中,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很难收集到,或收集到的已是改良品种,意义不大,而野生品种只有在杳无人烟的地方才能自然生长。”程须珍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介绍。
在人烟稀薄的山野林地,寻找一株野生豆苗的难度可想而知。“考察途中,我在车上从来都不睡觉,两眼一直盯着路边,看看有没有我们要的豆儿。”一心念“豆”,也让程须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靠着这样的执着与坚定,几十年间,程须珍作为我国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鉴定利用领域的主要专家,组织协调全国各有关单位,出色完成了16个豆种1万多份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评价鉴定、编目及繁种入库任务,以及16个豆种2万多份国家中期库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
让绿豆品种实现三次更新换代
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南阳,光绿豆一种作物就达上百万亩,但产量却不高。
“当时我国种植的绿豆品种蔓生性很强,都是趴在地上,开花结荚也不集中。下雨后,收获不及时就会发芽、烂在地里。”程须珍还记得当时的田间场景,“所有人都挎着篮子、拿着袋子弓着背弯到地里收豆子,年年如此。”
不仅收豆难,在一些绿豆主产区,叶斑病非常严重,一些地块甚至因此出现绝收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初,程须珍同课题组领导和同事们将南阳作为试点,开始对传统农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系统选育,希望能培育出直立生长、不炸荚、开花集中、抗病性好的绿豆品种,但未获得突破性进展。
1983年,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数百份优异种质和育种材料,在对其进行系统选育后,程须珍和同事们最终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亚洲区域中心绿豆材料中选育出中绿1号。这个绿豆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早熟、大粒、植株直立、成熟一致、不炸荚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在河南、山东多地试种,得到高度认可。
中绿1号的诞生,实现了我国绿豆品种第一次全国性更新换代,推动绿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堪称食用豆产业的一次绿色革命。
“当时真是激动人心。”那时,连程须珍上幼儿园的小儿子都会跟小伙伴们炫耀:“我妈妈有中绿1号。”说到这,程须珍笑眯了眼,“为什么我能够留在这个课题,就是工作中不断有突破,不停地给我激励,让我始终保持兴奋感。”
很快,她又培育出抗逆性、抗病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中绿2号,该品种在1999年通过原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第二次全国性绿豆品种的更新换代也就此实现了。
绿豆收获后,易被一种名为豆象的小黑虫蛀空。找到抗豆象基因,解决绿豆易生虫的问题,也是程须珍当时的主攻方向。她把收集到的无数绿豆品种分类放置在瓶瓶罐罐中,里面再养上豆象,一边研究豆象生长发育的规律、条件等,一边观察有没有不受豆象青睐的绿豆品种。
7000多份绿豆材料,年复一年的鉴定,程须珍一个抗豆象品种都没有找到,但她从没灰心。在她“万里挑一”的坚持下,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程须珍终于在国外野生种质资源中找到了可以100%抗豆象的基因资源,将这一资源与中绿1号杂交后,陆续培育出中绿3号、4号、6号、7号等抗豆象品种。我国也由此实现了第三次绿豆品种的更新换代。
从事食用豆研究40载,程须珍共培育出中绿1~22号绿豆、中红2~20号小豆、中豇1~7号豇豆、中芸3号菜豆、中薏1号薏苡等新品种数十个。其中抗豆象、抗叶斑病、直立抗倒、成熟一致不炸荚、具有广适性的多个绿豆新品种,均为世界首例,填补了我国抗性育种的空白,基本解决了我国绿豆产量低、抗病虫能力差、适应范围窄等问题,对绿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程须珍也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赞誉为“中国的绿豆皇后”。
用“金豆豆”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绿豆等食用豆品种的不断改良升级,对华北北部、东北、西北、西南等产区的豆农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地区为什么贫困?主要就是生态条件太弱,无法种植水稻小麦等高产量作物,只能种植杂豆这类作物,这些豆就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作为农民的孩子,程须珍始终情系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
2016~2018年,她深入一线参加科技扶贫活动近30次,在贫困地区示范推广中绿5号、中红6号等新品种69个,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10余项,并组织有关单位免费提供示范用种、试验用肥、农药、地膜等,开展了50多场次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效益。
十多年来,在农业部的领导下,程须珍还在20多个食用豆主产省份,组织40余个单位,建立“科研+生产+企业+农户”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筛选适宜不同产区种植的多抗专用品种56个,高效生产技术4套(含16个单项);培育省级以上审鉴定品种294个;研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6套。新品种新技术在30多个省份示范5800多万亩,增产8.76亿公斤,增收超90亿元,覆盖率达65%以上。
40年前,虽然粮食整体价格都偏低,但食用豆跟玉米小麦比更是卖不上价。如今,农民手里绿豆的收购价达到七八元一公斤,超市里的有机绿豆更是一小袋卖到十余元,食用豆成了科技扶贫的“金豆豆”, 程须珍也被誉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在一般人看来毫不起眼的豆子,在程须珍眼里却有别样的风采。她惊叹于食用豆类的各式花纹,惊艳于它们的各色花朵,40年来将时间与智慧不计回报地投入到食用豆类的研究中,用小作物开创出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