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新京报]过六一 丨 当孩子们遇上城市里的小麦田

[新京报]过六一 丨 当孩子们遇上城市里的小麦田

  新京报讯(记者王巍)6月1日清晨,位于联想桥附近的中国农科院中圃场的作物科普基地门口人头攒动。今天是科普基地的开放日,又逢六一,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科普基地的门口,展示着各种作物种子,其中一些早已经不再种植,比如一种野生小麦,麦穗极小,种植价值不高,“主要是作为作物基因库的一种来保存,目的是保护作物多样性”,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杨克理说。

  

  农科院试验田吸引了许多小朋友来参观。

  

  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一字排开展示。

  从门口看去,中圃场中,大片冬小麦即将成熟,金黄色的麦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别有风味。科普基地位于中圃场的一角,共3.6亩,设有88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为15平方米。

  目前正在生长的作物有20多种、87个品种,仅小麦就有10多种。“这里的每一个品种,都经过了十几年的培育”,活动的组织者杨克理说。

  

  小朋友钻进航天服里合影留念。

  

  胡麻花田吸引了很多孩子驻足观看。

  进入科普基地,首先是两块油菜田,冬油菜已经接近成熟,泛出黄色,春油菜还一片青翠。活动组织者介绍,这种春油菜开白花,春天特别漂亮。

  再往前走,左手是10多种金黄色的冬小麦,再有10多天,就可以收割了,右手则是尚青的春小麦,要到7月初才能成熟。

  此外,基地还种植了大麦、燕麦、水稻,马铃薯、甘薯、胡麻、芝麻、高粱、棉花、菜豆等多种作物。

  

  孩子们仔细观察田里的农作物。

  

  一位小朋友在看小麦。

  一位家长说,觉得带孩子来看看麦田很有意义,“城市里的孩子,没见过真正的农作物,不知道平常吃的食物都是怎么来的,所以带孩子来看看,长长见识”。

  

  小朋友对高粱的介绍说明很感兴趣。

  参观过程中,还有农科院的博士们为孩子们讲解每一种作物的特性、典故等,参观后,讲解员还会和孩子们做答题游戏。

  新京报记者王巍摄影报道

  编辑张树婧校对刘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