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作科所的“人才经”
“人才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所也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想要构建一个适合作物科技创新的人才体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新海说道。
在人才工作上,作科所战略与制度先行,构建具有作科所特色的人才体系;破解青年人才培养瓶颈,为推动作物科学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构建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四横五纵”
四横,即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基因组学和耕作栽培四大学科;五纵,即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五大作物。
围绕四大学科体系,在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作科所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3~5个国际知名创新团队、10~15个国内领先创新团队、4~5个行业特色创新团队以及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在国际作物科学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和精简高效的管理、支撑人才队伍。
“构建这样一个创新人才体系,首先要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主要是为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产出的制度环境。”李新海说道。
作科所制定了《作科所人才工作二十九条》《中青年骨干人才遴选办法》《创新研究组组长遴选办法》《科研用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与重大成果产出的配套规章制度,作为人才引进与培养、考核与激励,创新组织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遵循,形成了层次分明、奖惩并举、保障有力的人才工程体系。
科研创新人才是创新团队和研究组发展的核心力量,作科所构建与农科院“农科英才”紧密衔接的科研创新人才计划,形成了顶端人才、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四级科研创新人才体系。
“作科所全面发力,其特点是人才工作的系统化,尤其是院所人才政策的衔接。所里借院里的势,根据自己的情况施策,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中国农科院人事局副局长李巨光评价道。
这意在打造一批在作物科技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集群和创新团队,实现不同层次人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作科所拥有顶端人才3人、领军人才27人、中青年骨干人才24人(含青年英才5人)、青年后备人才10人。
在考核方面,作科所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合理的评价周期、建立与科技评价相关联的奖惩机制。孙君明研究员介绍,“按照‘四横五纵’进行学科分类、实行分类考核,比如我所在的作物遗传育种中心,考核的是新品种选育、品种权的申请、新品种推广面积、论文等。不同研究方向也有不同考核指标。”
雏凤清于老凤声
作科所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在稳住现有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创新机制,通过选拔、引进、培养,重点破解“领军人才不足”和“青年人才断层”的难题,创新成长生态,为青年人成才创造条件。
“在人才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瓶颈就是缺乏青年人才。破解这个问题是作科所人才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李新海表示,其主要做法是以抓“中青年骨干人才”为核心、以抓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为基础、以抓关键岗位人才引进为重点、以完善青年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抓手、以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为保障。
孙君明是土生土长的农科人,一直在作物所从事大豆育种工作,在2018年之前也没有任何“帽子”,今年入选第二批“农科英才”。
“育种相关的项目、人才计划的确比较难申请,各种科研项目主要是针对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而‘农科人才’充分考虑了做应用研究的基础条件和情况。”孙君明说。
为促进青年人成长,作科所制定了《创新研究组组长遴选管理办法》,目前研究组长平均年龄从54岁降到49岁,为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此外,强化研究组长培养青年科技人员责任,设立“伯乐”奖。
“精准引进是围绕四大学科方向来进行的。”李新海说。按照岗位需求精准引进关键岗位急需人才,引进人才成效凸显。
引进人才优化了作科所人才梯队,提升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童红宁获得“国家优青”资助;周文彬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周美亮入选“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欧盟项目支持,其研究组今年又获得国家基金委3个项目。
基本科研业务费及所统筹经费优先青年人员申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独立创新能力,由40岁以下科研人员主持的项目占50%。此外,优化资源调配的管理办法,把相应的科研空间、经费腾出来为人才创造了更有效的环境。
“农科院针对年轻人的人才政策,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只要把自己手头工作做好,各种荣誉就会接踵而来。”孙君明说,“我很庆幸能入选‘农科英才’,这也为育种后续研究、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很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