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委员:坚守最初水稻科学梦想 加快现代种业创新步伐
坚守最初水稻科学梦想 加快现代种业创新步伐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从南京农业大学读研到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他一直致力于从事水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研究。
在国内,他较早提出和初步实践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构建了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先后主持国家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超级稻专项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组织和协调全国南方粳稻的分子育种工作。
2013 年,他率领的课题组科研人员在控制水稻分蘖的新激素信号转导研究中取得了开创性进展,在线出版的国际顶级杂志——《自然》以ArticleResearch 形式刊登了相关研究成果。这不仅为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株型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因和育种材料,并进一步为籼粳交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有效利用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他就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孔雀西南飞”人才战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组院士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等话题,科技日报记者与万建民院士展开了全方位对话。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孔雀西南飞”人才战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组院士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加快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科技日报: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一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科技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手段,如改良新品种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贡献率在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56%,其中品种又占科技贡献率里的43%。所以改良品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最有力的实施路径。您对于当前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工作怎么看?
万建民:科技兴农,良种先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工作,将其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优先部署,组织全国优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为纽带,统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及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育种是提高粮食品质的关键,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2015 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合计已经超过840 亿元,优良的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可以达到43% 的贡献率。可以说种业科技的发展决定着未来我国农业走向和命运。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是否能在世界农业强国行列中处于领跑位置的关键。
▲万建民院士(中)到国家黄淮海转基因玉米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考察
种业科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包括基于种子活力和遗传完整性的种质安全保存与更新技术,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长期保存以及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长期保存技术,以及基于精准鉴定评价、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常规杂交技术相结合的优异种质鉴定评价与种质创新技术体系在内的完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基础研究在过去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十分薄弱的环节,但是现在基础研究与现代育种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通过建立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平台,成功解析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重要形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促进了农作物品种改良方法。通过构建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我国农作物的育种效率已经得到显著的提升。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已经取得了飞快的进步。“十二五”以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审定了3100 多个新品种,建立了150多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15 亿多亩。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培育出杂交水稻,飞跃式地提升了水稻的单产产量。现在我国超级稻的亩产已经达到了1026 千克。我国农业现在已经解决了困扰中国数千年的温饱问题,这其中种业科技的贡献首当其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科学家要大胆的探索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领域。从杂交稻到超级稻,中国水稻单产实现两次大幅度的提升都是科学家敢于创新,从而才实现了水稻单产质的飞跃。
培育适宜现代化农业新品种,增加农民收入。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明确的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来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一直以结合优质与高产为方向,注重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性和抗逆性,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种业科技创新为我国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问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几千年来,中国农业一直以吃饱肚子为目的。但是,由于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以提高产量为主,品质问题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新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在用占全球7% 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总人口20% 多的人口,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口剧增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是保障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家,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严重污染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过去农村青山绿水的素描画正在被农药化肥这样的“橡皮”慢慢抹去。虫害可以对每年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造成约5000 万吨的损失,占到了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 以上。我国还有60% 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7 亿多亩的农田常年收到旱灾的威胁。但是,利用育种科技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农业。我国育种家通过科技的创新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已经累计减少杀虫剂用量90 多万吨;培育出的抗病玉米、小麦、水稻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也大幅度减少了每年的农药使用。抗旱节水小麦和水稻品种也大大提高了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比如推广的抗旱小麦节水品种,每亩可以节水45 立方米。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我国的地势丘陵山地较多,这对农业机械化十分不利,所以培育早熟、耐密、抗倒伏、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业育种家根据现代农业化的需求,长期不断的攻关科研,选育出了在成长期抗旱、抗涝,种植密度大并且抗倒伏的直播稻新品种和食欲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稻组合。培育出了吐絮集中不烂铃,可以机械化作业的棉花新品种。株高穗位适中,成熟时茎秆直立有弹性、果穗苞叶松,收获时穗轴、籽粒脱水快,籽粒含水量低的玉米新品种等,促进了我国耕地制度的变革,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益。抗虫、抗旱、养分高效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农民对农药水肥的使用,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在此同时又可以增加产量,确保农民的收入。我国转基因棉花推广以来,已累计实现农民增收300 多亿元。培育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特色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支撑。
准确把握种业科技创新方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种业技术不断取得更大突破。中国种业科技的发展即使是速度缓慢也是退步。
在今后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应该朝着精准化、规模化、高新化、多元化四个方向发展。一是种质资源挖掘与鉴定要向着精准化的方向发展。作物的基因对农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作物基因资源的有效开发、创新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发展,使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重要性状表型鉴定精准化。比如,用先进的移动式激光3D 植物表型成像系统,能在温室内或田间对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进行动态鉴定和数据分析,实现了“规模化”“高效化”“个性化”的“精准化”综合评价,可准确筛选出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资源和材料。二是重要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一个基因可以造就一个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利用价值的基因已成为跨国公司垄断种业的重要手段。现在世界各国以及跨国公司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究农作物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解析和图谱构建已经完成,这使得基因克隆及其功能鉴定规模和速度大幅度提升。对农作物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品种改良方法和理论进步。三是育种技术向高新化方向发展。当下以分子标记、分子设计等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完善并开始应用于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使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创制了一批大面积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育种选择效率,成为育种新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以基因组编辑技术为代表的基因精准表达调控技术逐渐成为育种技术创新的新热点。四是品种选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每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都遵循着相似的道路。农业市场已经呈现出了优质、绿色和多元化的需求。农作物不单单要产量高,更要质量优,生产成本也要低,更要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针对这样的农业市场需求,农作物育种的目标也应该从过去以高产填饱肚子的目标转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优质与高产相结合,增强抗病虫性和抗逆性,提高光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适宜机械化作业,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步安全。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任重道远。中国的农业文明辉煌了几千年,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在近代经历低谷之后,中国的农业再次走向辉煌。目前中国在世界科研领域走在最前列的就有农业科研。温饱问题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现在依靠科技的力量解决了几千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和人们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所有的科研学科里面,中国的作物科学当前已经在全球处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置,尤其是在对水稻的基因组学和育种等领域更是在全球处在领跑的位置。中国农业科技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农业科研的重大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决不能盲目吹嘘、夜郎自大。要认清差距,更要承认差距。科学家对科研探索的动力,就是追赶这样的差距。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农业有不同的问题。在东北,黑土地退化、秸秆还田、冷寒等问题亚待解决。华北地区农业则突出了地下水资源缺乏、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应该提高农作物的耐旱强度,注重土壤修复。我国农业科研应该按照不同区域要解决的不同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今后才能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今后应该继续加强我国种业科技创新,重点要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育种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作为基础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种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加强对种业科技的财政支持,确保科研投资强度,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外界要对科学家有信心、有耐心,要给科学家宽松的科研环境。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出重要的成果,但我认为科学家是允许失败的,因为原始创新能力是不能用成果来考核的,对那些真正付出精力,对科研事业有现身精神的,真正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感兴趣的科学家我们应该有宽容的精神。现在的社会上的很多人急功近利都想着升官发财、不劳而获,这样的社会环境是不利于科技工作者原始创新能力成长的。
促进生物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科技日报:生物农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发展生物农业,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根本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实现我国农业组织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形态结构,促进人类健康水平和生物工业水平的提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您觉得应该如何推动生物农业的发展?
万建民: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以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生物农业产业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生物农业产业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产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当前,生物农业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育种、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农业动物疫苗与药品、农业生物能源、农业生物制造和农业生物环保等。加速发展我国生物农业产业,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万建民院士(右)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保护大讲堂”作学术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增收的重要途径。依靠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变革,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抗逆等目标;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可降解地膜等的应用,将大幅减少化学农药、化学废料对农田、环境的污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将以动植物作为化学工厂,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能源替代物、功能性食品等,促使农业向工业化转变。
当前,我国面临发展生物农业的有利时机。全球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为我国现代生物产业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国际合作将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利用全球化机遇,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分工合作,有利于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对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巨大,从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主题和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促进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生物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生物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完善生物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在产业基础好、技术条件成熟、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领域,通过市场带动、优化布局、联合协作、产业示范等组织方式,加快产业规模化聚集,形成强势生物产业基地;在有一定技术基础、产业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政策引导、择优扶持、强化技术、优化链条等组织形式,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新兴生物产业集群。生物农业产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生物产业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评价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生物产业(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培育第三方中介性质的生物产业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生物农业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生物安全法规,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制定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产业重点,建立生物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加快制定鼓励与限制、奖励与惩罚相得益彰、严肃高效的产业发展监管制度。
我国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协调和管理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制定和实施税收优惠及人才政策,促进农业生物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未来,我国将努力实现生物农业产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生物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转化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值和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到2020 年,生物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到我国GDP 比重1% 以上。
加强转基因技术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日报:当前,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正在推动育种技术全面升级,引领生物种业发生重大变革,在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您作为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以下简称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技术总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万建民:转基因生物种业已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格局。系统分析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形势,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重大专项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猪、牛、羊为研究对象,目标是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万建民院士(左六)到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调研
“十三五”期间,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发展思路是实施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以粮食为主的储备战略和以核心技术为主的抢占制高点战略。任务是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在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和玉米、新型抗虫水稻、优质棉花、抗旱小麦、高品质牛和猪等转基因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突破。这里面的重点任务包括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安全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中试和产业化等。目前,围绕基因克隆、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我国已建立了基因研究中心、转基因技术中心和生物安全科学中心。
在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进展方面,我国目前审定品种124 个,发放安全证书6 个。值得一提的是,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种比区试对照增产5% 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产业化的条件。此外,抗旱转基因小麦、抗旱转基因大豆、抗黄萎病棉花等都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高产转植酸酶玉米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抗虫转基因玉米和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也已经进入生产性实验阶段。在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方面,目前克隆重要性状基因3160 个,获得了具有重要育种应用价值的基因137 个。这其中有控制水稻粒型的、有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有广谱抗稻瘟病基因、新型抗虫Bt 基因、高效抗除草剂基因,还有耐热基因等。
我国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及基因克隆研究国际领先,2014 年至2015 年,全球发表NCS 论文16 篇,其中中国占11 篇,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的功能基因组学及基因克隆研究成果也已步入世界前列。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目前转基因水稻粳稻受体转化率常年稳定在70% 至80%,典型籼稻受体的转化效率从1% 提高到30% 以上。小麦的平均转化效率达到了20% 以上。在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我国完善了转基因生物环境、食用饲用安全评价和检测监测技术平台。我们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我们的转基因抗虫水稻,有望获得美国的安全认可。
此外,我国的转基因生物产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一,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仍有欠缺。我国从事转基因生物研究的主要力量仍然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大部分人以发表论文为第一需求,包括我本人,很多基因还没有申请专利,论文就发表了。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第二,核心技术尚需完善。在转基因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化应用程度较低,缺乏有研发能力的大型公司。第三,基础研究薄弱,与育种应用结合不够紧密。我们大部分的技术研究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而育种的力量集中在农科院和地方农科所。植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研究成果与育种应用缺乏有机联系。从事技术研发领域的科学家应有一部分向育种方向倾斜。第四,生物育种产业化程度低。目前的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研究方向更多的是基于科学家的个人兴趣。此外,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脱节。尚未建立起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示范推广、营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应加强上中下游、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培育生物育种战略产业。
粮食生产不仅要关注“量”的满足
科技日报:您曾经说过,“目前,全球约有20 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我们国家‘隐性饥饿’的人口数量达到3 个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万建民:2015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 亿吨,数量上已基本能够满足人民需求,但是“质”的问题却没有解决:长期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和失衡,导致大量国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并由此引发各种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膳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称为“隐性饥饿”。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多存在不合理,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 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达到推荐摄入量。人体健康除了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大量营养素,还需要钙、铁、锌等16 种矿物元素以及13 种维生素。如果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失衡,身体虽然感觉不到饥饿,但健康却在无形中受损。多项研究表明,“隐性饥饿”会导致出生缺陷及发育性残疾,增加儿童和孕妇死亡率,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
▲万建民院士(左五)到拉美地区推进农业科技合作
2016 年5 月,我在贵州铜仁和湘西两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发现,当地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十年前相比,改善的幅度“非常非常小”,蔬菜、水果、蛋白质缺乏以及人口营养不良的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当前粮食生产不仅要关注“量”的满足,更应注重从营养角度评价粮食安全性。那么,“隐性饥饿”有没有解决办法?目前,业界公认的技术手段是“生物营养强化技术”。2004 年,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在全球范围启动了“国际生物强化项目”,并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中国生物营养强化项目。所谓“生物营养强化”,就是通过育种或栽培手段提高现有农作物中能为人体吸收利用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不同于普通的营养强化,“生物营养强化”聚焦于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的基因性强化,而非合成加工过程中的人为添加。项目启动至今,已培育出十多种营养强化作物品种/ 系,包括铁、锌、维生素A 原、叶酸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及玉米、甘薯、小麦、水稻等作物。其中“中麦175”目前已在5 个省市示范种植。所以,生物营养强化可以做成一个精准扶贫项目,瞄准特定贫困人群,针对当地缺乏的营养元素种植相应的作物品种,实现营养扶贫的目标。尽管没有直接参与生物营养强化的工作,但是我建议,尽快成立汇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和企业等多方资源的联盟组织,让营养强化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服务百姓家庭,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
科技日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亩产提高到359 千克,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可以说,我国农业科技的成就举世瞩目。尽管成绩斐然,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内外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组织方式等都出现重大变化,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您对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有什么建议?
万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促进我国“十二五”时期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均迈上了新台阶。
▲万建民院士(中)到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调研
“十三五”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为实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新时期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尤其是粮食产能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民增收和种业国际发展等开展持续协同攻关。种业是引领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市值已达680 亿元,优良品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3%,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现有品种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缺乏适宜机械化、抗逆性突出、生态环保的新品种;二是育、繁、推脱节,种业产业技术体系不完善,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商业化种业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我国种业科技原创能力有待提高,知识产权状况不容乐观,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建设研发中心,对我国种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十三五”期间,建议继续加强对种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新兴产业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高技术发展前沿,以提高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产业主导、企业主体、公益性科技支撑的产学研一体化种业发展新体制,完善种业创新体系,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动植物新品种,加强条件能力建设,提高种子企业与公益性科研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