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在北京开幕

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在北京开幕

9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院士,国际小麦大会国际组委会主席克蒂斯·波兹尼亚克(Curtis Pozniak),CGIAR执行主任克劳迪亚·萨多夫(Claudia Sadoff),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万建民院士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院士主持。

第二届国际小麦大会为期4天,以“未来小麦:韧性和可持续性”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分享国际小麦最新进展,为未来小麦的研究、技术和应用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大会围绕小麦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聚焦领域发展热点,分享领域最新研究现状,探讨新技术新策略,擘画小麦未来,推动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应对时代挑战,促进全球小麦科技创新合作,助力世界小麦高质量发展。来自67个国家的900余名小麦科研和产业相关人士注册参会。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人传统的主粮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以矮化育种为基础的“绿色革命”,以及小麦与野生近缘种的远缘杂交等技术突破,使全球小麦平均产量大幅提高。我国科学家在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培育的含矮秆基因的矮丰3号等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系列等品种兼顾了丰产性和抗性。目前国际小麦主要围绕产量潜力、优良种质资源利用、气候变化与小麦生产、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品质营养等方面开展研究。

武维华在致辞中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地区冲突和极端天气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采取有效行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到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夏粮已经喜获丰收。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冬玉警示,2022年全球谷物产量将同比下降0.6%,预计世界小麦产量同比减少1%。他呼吁各国科学家齐心协力,转变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方式,推进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吴孔明指出,中国实施小麦完全自给政策,致力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始终坚持把小麦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作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经,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稳定国际粮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加强新品种、新的耕作制度和减少水肥、农药投入等方面的研究,共同促进具有气候适应性、可持续和营养型生产技术的发展;二是继续加强国际各研究机构在种质资源创制与交流、新技术应用研究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三是加快生物组学、基因编辑、智能信息等前沿新技术的创新,使小麦科研和生产实现由“经验”向“精准”的转变。

克蒂斯·波兹尼亚克代表国际小麦大会国际组委会向中方表示感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承办第二届小麦大会非常合适。本届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球合作,共同探索有效利用小麦遗传资源的策略,从提升遗传增益和科技转化方面来增强小麦生产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等挑战。

开幕式上,大会组委会为我国已故著名小麦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和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终身教授、世界著名植物育种学家、国际小麦抗病育种协调人、世界小麦基因命名委员会主席罗伯特‧麦金托什(Robert McIntosh)博士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们为全球小麦科研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本次大会的主办将有助于加强我国小麦科研与产业方面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展示我国小麦科研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提升我国小麦科研队伍的国际合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小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阿根廷、荷兰、意大利、摩洛哥、俄罗斯、苏丹等驻华参赞和代表现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14.7万余人次在线观看了开幕式盛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