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钱前带领中国农科院科技小分队赴江苏抗旱指导

钱前带领中国农科院科技小分队赴江苏抗旱指导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科技小分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带领下前往江苏淮安、镇江及南京市溧水区和江宁区一线调研指导秋粮抗旱抗高温夺丰收,重点考察了水稻、玉米、茶树的田间旱情,了解高温干旱给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现场指导抗旱保收技术。

在南京溧水区田间地头,科技小分队与种植大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询问了种植水稻品种、察看稻穗发育等情况,研判干旱高温对水稻授粉结实的影响;实地调研了解茶叶品种种植、茶树旱情情况并给予现场指导。在镇江、淮安等丘陵地区,调研指导了早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干旱高温应急策略。在多日调研中,科技小分队制定了不同作物抗旱保收措施及精准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方案,包括分类管理、增施叶面肥、加强调水补水、强化病虫害防控等。

在座谈会上,科技小分队听取了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江苏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330万亩,夏收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就投入了巨大力量开始为抗旱做准备,多部门联动调水抗旱,截止目前,仅省级调水的资金投入就超过了1个多亿,各县市同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抗旱保收。各地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抓实抓细肥水调控等关键田间管理措施,努力降低高温热害影响。

钱前指出,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在抵御和应对极端天气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水稻育种成果显著,育成了类型丰富多样的品种,为水稻的稳产丰产奠定了基础。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处种植基地中,科技小分队调研发现“宁香粳9号”水稻茎秆粗壮、正处在孕穗期。这种中晚熟的优质水稻品种长势良好,根据目前的亩穗数,再结合往年的穗粒数、千粒重等,当地专家预测,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

钱前表示,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是农业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的重要保障。科技发展和政策支持不仅改良了品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状,也为其配套了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今年南方遭遇罕见旱情,但高标准农田、抗旱品种的种植技术等均大幅提升了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为农业国家队,牢记使命担当,始终走在夏收、抗旱工作前线,为国家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