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科所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在京启动

作科所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在京启动

    9月24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所属的“粮食作物产量和效率层次差异及丰产增效机理”和“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项目启动会。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科技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作科所党委书记孙好勤,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作科所赵明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斌研究员,以及项目参加单位专家等90余人出席了会议。启动会由所科研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刘录祥主持。

    会上,科技部、农业部、院科技局等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就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要求项目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强项目间、课题间、学科间和部门间的协同创新,形成重大成果,解决我国粮食丰产增效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作表率。孙好勤书记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项目的管理实施提了详细要求,希望项目组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设计实施方案,按照“一盘棋”布局、“一条龙”配置和“一体化”合作的联合攻关思路,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和重要模式集成研究,并表示依托单位将积极为项目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保证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粮食作物产量和效率层次差异及丰产增效机理”项目首席周文彬研究员和“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项目首席张卫建研究员分别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咨询专家对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给予了一致认可,并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建设性意见。专家组建议项目组进一步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分区域重点分析生产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和产品的落地,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各项任务。两个项目根据专家意见对每个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修改。

    据悉,“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包括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大块内容。项目“粮食作物产量和效率层次差异及丰产增效机理”属于基础研究部分第一个项目,旨在以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为研究对象,面向三大粮食主产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以四个产量水平(光温生产潜力、高产纪录、大面积高产和平均产量)与四大资源要素(光、温、水、肥)利用效率差异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为核心,提出消减区域产量和效率层次差异、实现大面积丰产增效的技术调控途径。项目“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属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模块,以我国粮食主产区稻田系统(长江中下游、北方稻区等)作物丰产增效协同为目标,开展稻田肥力演变与培肥及耕作理论,稻田基础肥力培育、环境友好耕作、快速培肥替代品研发及高效施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技术集成和农机配套,开展稻作模式创新,为高度集约化稻作系统土壤培肥和丰产增效耕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两个项目均于2016年8月正式批准立项,执行期5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