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科所主持的第六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

作科所主持的第六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产业分会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3月28日至31日在扬州举行,参加这次盛会的有来自20多个省市的代表约600人,主要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江苏省曹卫星副省长、李振声院士、程顺和院士、江苏农科院严少华院长、扬州市谢正义市长、扬州市洪锦华副书记、纪春明副市长、郑有良教授、袁汉民研究员、孙其信教授、辛志勇研究员、贾继增研究员和魏益民研究员等。除国内代表外,还特邀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的Richard Richards博士、美农部的Edward Souza博士介绍国际小麦遗传育种最新进展。

        会议认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过去5年,我国在小麦高产和品质育种、亲本创新及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常规育种在品种选育中仍占主导地位,新品种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各地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广适品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包括郑麦9023、济麦22、烟农19、邯6172、周麦18和矮抗58等,主产麦区实现了一次品种更换,为我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因组和种质资源研究及分子育种也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抗病性和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和应用进展更为突出。远缘杂交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如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和周8425B及人工合成小麦在品种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确了今后5-10年我国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我国小麦主产区进一步集中,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和安徽占全国总产的75%。从1998年至2008年,在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由于单产增长了29%,我国小麦总产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新品种和改良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小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我国小麦单产在过去十年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其它主要粮食作物,说明科技进步在小麦增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也表明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和栽培等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议还明确了各地区的主要工作目标,东部5省需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西部地区应以提高水份利用率和适应性为主;气候变化的影响更突出,培育广适性品种尤为重要。还提出了未来我国小麦育种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继续加强抗病与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进一步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用于蒸、煮、炸类食品的优质小麦选育与研究和广适性(耐旱、耐高温、耐盐、耐晚播等)新品种选育与研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开拓东南亚与东亚地区小麦出口市场;加强对小麦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每5年举办一次,第一届至第五届分别在杨凌(1983)、郑州(1990)、成都(1995)、济南(2000)和杨凌(2005)举行。本次会议规模大、水平高,青年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参会人数创纪录,收到论文摘要近200篇,远远超过前几届,说明5年一届的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已成为我国小麦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了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除大会报告外,本次会议还设立了青年论坛,目的是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经过评选,张肖飞、李景娟、庄丽芳、张瑞奇、徐兆师和兰彩霞等六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获优秀论文奖,向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开幕式上举行了2008和2009年度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的颁奖仪式,马永安研究员、肖志敏研究员、茹振钢研究员和杨武云研究员获的这一殊荣。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麦类作物学报》编委会扩大会议,各位专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将对《麦类作物学报》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会代表高度评价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为本次研讨会顺利举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感谢他们热情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在河南郑州召开,由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承担。(彭琚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