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近十年来,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区域最广的转基因作物。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的大豆转基因育种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遗传转化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成为大豆转基因育种研究的主要瓶颈。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2006年8月19~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在北京主办了“全国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研讨会”。农业部科教司方向东副司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范云六院士、科技管理局戴小枫副局长、作物科学研究所张保明书记、王述民副所长等出席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全国18个省(市、区)37家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12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方向东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将继续积极支持包括转基因大豆在内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储备和产业化。她要求与会代表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采取何种战略;第二,哪些技术领域为发展重点;第三,如何组织现有力量,开展上下游紧密结合的合作攻关。她认为,本次会议是在国家即将启动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促进我国大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刘旭强调,我国是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实现我国大豆育种技术的更新已迫在眉睫。他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交流,寻找到新的突破点,为提高我国转基因大豆的自主研发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两天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代表就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动态、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优化、转基因技术在大豆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应邀参加会议的海外专家介绍了大豆转基因技术的最新进展,从事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遗传转化研究的专家还讲解了这些作物遗传转化的经验,给与会代表很大的启发。
代表们在讨论中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大豆育种领域的革命,对于改善大豆的抗性、品质和丰产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国家组织协作攻关队伍,确定重点方向,增大科研投入,加快研究进度,尽快提升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