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加强种质资源及其信息交流 发掘核心种质育种价值----我所召开2005年度小麦核心种...

加强种质资源及其信息交流 发掘核心种质育种价值----我所召开2005年度小麦核心种...

        为进一步发挥小麦核心种质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作用,继2004年的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研讨会之后,应参加单位的要求,我所于2005年9月12日在京召开了“2005年度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研讨会”。来自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北部冬麦区、西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等7个麦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共25个小麦优势育种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所长万建民博士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小麦品种资源专家董玉琛院士到会并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与报告。我所贾继增研究员介绍了用有限回交技术进行种质资源新基因鉴定与育种的进展,张学勇研究员介绍了微核心种质在各地的表现情况。

        会议代表对2004年的微核心种质、应用核心种质与部分核心种质的后代材料在各地的表现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2004年我所共向协作单位提供了微核心种质、应用核心种质及其高代材料11940份次。各地从中初步鉴定出一批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其中抗赤霉病材料24份、抗纹枯病材料44份、抗条锈病材料39份、抗白粉病材料123份以及特早熟、优质、高产材料等。分析认为,这些材料中携带有尚未开发利用的新基因。利用上述材料,各协作单位共配制了杂交组合909个,其中江苏里下河农科所将200余份微核心种质全部配制了杂交组合。协作单位还从核心种质的高代材料中选出了141份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拟于2005年秋播进行产量比较试验。上述结果已开始显现核心种质在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与会代表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通过讨论,大家最后达成以下共识:

        1.已举办的两届 “微核心种质有效利用讨论会”开得很成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该会将以年会的形式于每年的9月中旬左右召开。会议的重点是交流总结上年度微核心种质、应用核心种质及其后代的鉴定评价与应用情况,提出下年度的计划与建议。另外根据情况与需要,将于5月份召开现场会,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与信息的交流。

        2.深入发掘核心种质的育种价值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对种质资源的认知深度是育种家利用种质资源的基础。因此,进一步加强微核心种质的鉴定评价十分重要。2005年要进一步加强微核心种质的抗病、抗逆、品质、产量性状及其与上述性状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核心种质的基因型鉴定。

        3.迅速发展的小麦基因组学将对小麦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学习与掌握小麦基因组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于提高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协作单位的要求,本协作组将于2005年11月下旬举办“基于基因组学的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研讨班”。会议将介绍小麦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在小麦种质资源评价中的作用,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与方法,目前可用于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分子标记等。

        4.积极加强协作单位间种质资源及其信息的交流。各单位可将推荐的优异种质资源与其信息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然后统一分发。

        5.进一步统一试验设计与记载标准。试验结果要及时总结并于每年8月中旬以前提交(黑龙江省于9月初提交)。协作组将结果汇总分析后于当年的年会上返回给参加单位。

        6.中国农科院将用70个分子标记免费为每个协作单位鉴定4-5个骨干亲本的基因型,并连同微核心种质的基因型结果提供给各单位。

        本次会上共发放了小麦微核心种质1048份次、应用核心种质352份次、新引进的欧洲种质资源440份次、高代材料 2091 份次、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242份次。育种家们表示,将充分利用好这批宝贵材料,并及时反馈鉴定和使用信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