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种适地,向盐而生 — 作科所举办“耐盐碱作物学术研讨会”
10月31日-1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共同主办“耐盐碱作物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75所科研单位的3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策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开发及盐碱地综合利用,共商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陈学斌,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处长冯剑、种业管理司一级调研员厉建萌,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梅旭荣,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唐文帮,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局长李新海、重任局副局长谷晓峰、作科所所长周文彬、副所长王文生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
会议围绕“改种适地,向盐而生”主题,钱前院士、梅旭荣研究员等36位专家围绕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新品种培育与栽培技术、基因编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据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约8万份资源的耐盐碱鉴定,筛选出一系列耐盐碱优异种质,并向社会推介了首批711份耐盐碱种质资源,促进了优异种质的共享利用。培育了一批诸如航麦802、中吉602等耐盐碱新品种,为我国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种源支撑。
陈学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以种适地”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建议聚焦当前耐盐碱品种培育创新中的突出短板弱项,强化科技攻关,强化系统集成,加快筛选一批耐盐碱作物优异资源、培育推广一批耐盐碱新品种,把盐碱地综合利用打造成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曹永生指出,自2022年中国农科院启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以来,组织全院科研团队“集团作战”,探索建立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下一步,将进一步集聚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进产业化应用,强化资源与人才等要素保障,合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高地,全力打好盐碱地综合利用“攻坚战”。
万建民指出,提高盐碱地耐盐碱作物的单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种适地”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耐盐碱高产优质的突破性新品种,这需要从资源、基因、技术、品种、产业化整个创新链一起发力。目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构建耐盐碱性状鉴定技术体系,科学客观评价作物的耐盐碱特性。二是获得比较重要的耐盐碱作物基因并阐明其功能,把这些基因给育种家利用。三是上下贯通,把基础理论成果应用于育种,共同推进高效的耐盐碱作物育种体系。
冯剑表示,聚焦盐碱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我国针对性地设立涵盖了盐碱地土壤改良、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等多个关键领域的科技专项。同时,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盐碱地开发示范基地,开展耐盐碱作物种植、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方面的示范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筛选鉴定与创新利用,是推动我国盐碱地综合开发的新质生产力,应聚集科研优势力量,不断推进我国已有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明晰耐盐碱资源遗传背景,助力耐盐碱新种质的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中科院遗传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75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