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大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大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IPK)联合主办的“大麦对气候多样性的适应机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大麦适应性学术报告会”在作科所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大麦基因组学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共商成果共享与持续推进合作,宣传并交流中德联合承担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解析大麦环境适应性规律”合作项目。农业农村部中德农业中心中德农业科技合作平台Eva Sternfeld博士,中国农科院国合局副局长钱钰,重任局种子创新处处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作科所所长周文彬、副所长王文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

周文彬表示,作科所与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IPK)在大麦科技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双方围绕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技术等领域发表了多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大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大麦研究群体的国际影响力。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送全球大麦研究高水平发展。

会上,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aria von Korff教授、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李承道教授、德国IPK种质资源系主任Nils Stein教授、Thorsten Schnurbusch教授、崖州湾种子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钱前院士、凌宏清研究员、作科所刘录祥研究员、刁现民研究员等国内外25位专家围绕基因组与泛基因组研究,种质库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充分利用,大麦突变体库资源的深入研究等方面做专题报告。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近百名学者在线收听了学术报告,并积极发起提问交流。

据了解,大麦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的第4大禾谷类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全球得以广泛种植。随着我国啤酒工业和养殖业快速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对大麦的需求旺盛,近十年我国大麦进口量超8000万吨。研究大麦对环境适应性的形成机制,对于当前人类应对复杂的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大麦属野生物种泛基因组计划协作国际联盟成立,大麦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参考基因组质量不断提升、泛基因组从20个扩展至近百份品种;大麦对气候、逆境胁迫等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基因和形成机制也得到了深入的发掘和解析,为定向育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位于河南新乡、江苏盐城的大麦试验和种植基地,充分了解了国内大麦产业发展现状、沿海地区密植栽培模式以及作科所牵头的大麦种质创新和抗病品种培育进展。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促进中德双方及国际同行在大麦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科研和产业水平提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