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麦578”万亩区实打验收亩产701.1公斤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麦578”万亩区实打验收亩产701.1公斤

6月7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闫里乡金沙河种植合作社的2.2万亩“中麦578”进行实收测产,该万亩区集中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广适小麦新品种“中麦578”。本次实收测产依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测产办法执行,实际收获面积518.4亩,折算标准含水率后平均亩产达701.1公斤,创下了我国一年两熟区优质强筋小麦大面积(500亩以上)实收的高产纪录。

此次测产专家组由来自5个小麦主产省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9个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一致认为,“中麦578”在生产上表现高产早熟、优质强筋、综合抗病抗逆好、耐穗发芽等良种特性,初步解决了优质品种产量偏低、适应区域偏窄的难题,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实施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现小麦产量品质双提升有重要意义。

据何中虎研究员介绍,作科所与金沙河集团合作近10年,建立了“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种植合作社-面粉企业”全产业链合作模式,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推广配套高效技术、降低生产投入、商品粮优价收购等有效措施,每亩增加收益150-200元,为增加麦农收入、提高种业和面粉企业经济效益、让百姓吃上好吃营养健康的面制品、推动小麦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

“中麦578”是作科所和棉花所合作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了黄淮南片和黄淮北片两个区域的国家审定和新疆南疆审定,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山西、新疆等8个小麦主产省区种植,连续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该品种被麦农誉为“优质麦的品质、普通麦的产量”,预计2024年夏收面积约900万亩,将在全国小麦品质产量双提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