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在桦川举办“田间课堂”技术培训活动
为推动我院乡村振兴示范县—黑龙江省桦川县科技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全方位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科技带动作用,7月29日,作科所党委书记范静带领20余名专家前往桦川进行“田间课堂”技术培训,为农民传授玉米、水稻、大豆、食用豆、杂粮等作物种植新技术和新模式,来自全县的种植大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乡村振兴培训学员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在星火乡的中国农科院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千亩连片的水稻示范田满眼油绿,已有七成丰收长相。张卫建研究员和董志强研究员分别向学员们介绍了水稻优质丰产绿色生产和抗逆防倒伏化学调控新技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潘国君研究员、董文军副研究员向学员们介绍了水稻新品种、秸秆还田耕作技术等,并现场解答了学员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来自桦川乡村振兴学院的学员们反映,“很多技术以前只是听说,具体是什么,有什么效果并不清楚。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没有咨询的途径。今天听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来举办田间课堂培训,我们就结伴一起来听课了。这里不仅能听到老师们的讲解,技术效果也能在地里直观地感受到,对于技术的理解更透彻了”。
在苏家店镇的农科院旱地作物试验示范基地,看到长势喜人的玉米、大豆、红豆和蚕豆、谷子和高粱,专家和农民心里都乐开了花。在玉米试验“田间课堂”,李少昆研究员针对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化控调节、机械粒收以及适时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详细讲解。董志强、徐彩龙等专家分别介绍了玉米化控调节、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大豆生产技术等生产技术。讲课结束后,种植户依旧意犹未尽,纷纷针对他们种植玉米、大豆、杂粮等粮经作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专家们都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新胜村种植合作社社长王大江高兴地说,连续3年示范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把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密度由4000株提升到5000株,虽然去年连续遭到3场台风的侵扰密植玉米仍然没有倒伏,产量还提高20%以上。筛选示范的高粱、谷子和食用豆品种熟期和产量表现都很好,我们明年还要扩大面积推广。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季明介绍,在连续3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2021年桦川县全县推广玉米种植密度每公顷增加1万株,争取每公顷产量提高375公斤。
2019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对桦川派专家、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建设水稻、玉米、大豆和食用豆4个示范基地的同时,开展了“田间课堂”活动,春季播种、夏季田管、秋季收获,专家和团队成员来到田里,与农户一起种一起收,重要生产时节组田间观摩和技术服务20多次,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示范区实现作物增产增效10%—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