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新闻»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召开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召开

        2005年8月7日,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连铮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代表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依托单位向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盖钧镒院士、王述民研究员、陈受宜研究员、常汝镇研究员等10名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林汉明教授、孙寰研究员等5名学术委员会委员因出国或参加其他会议未能出席。刘丽君研究员等4名特邀专家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管理处李恩普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项目处李建萍处长等管理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主任韩天富博士、副主任邱丽娟博士分别汇报了分中心建设以来在大豆育种、种质资源和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吴存祥副研究员汇报了分中心条件建设情况。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自2000年12月19日经农业部批准建设以来,本着“边建设、边运行”原则,在全面完成仪器设备购置、调试和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池等土建项目的同时,实现了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全面提升。2000年以来共审定大豆新品种25个,其中高产、广适应性品种“中黄13”已在10余个省市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400万亩,并在山西襄垣创造了亩产312.4kg的高产记录。高产高油品系“中作F5301”等一大批优良新品系也在国家区试及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市)的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育种后势强劲。2000年以来,分中心还依托国家种质库新收集大豆品种资源2550余份,使我国保存的大豆种质资源达到了3万余份,同时广泛开展了品种资源特性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和特异性状分子标记、异黄酮等特异优质品种生化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突变体库构建、光周期生理及分子机制等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牵头组织黄淮海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及农业部大豆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生产应用项目,为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按照“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主要面向黄淮海地区,辐射全国大豆产区,已成为我国大豆品种选育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不但育成了25个大豆新品种,创造了大批新材料,而且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才、条件优势,形成了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同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紧密结合的明显特色,在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形成了体系,在品种选育和资源深入研究中实现了突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盖钧镒院士认为,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为全国其他大豆改良分中心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

        专家们还就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的学科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希望。专家们认为,分中心的研究工作必须从应用研究入手,在科学前沿升华;既要做好应用研究,同时又要加强基础性研究,二者缺一不可;育种、栽培和生理研究要有机结合,研究工作要为生产服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遗传分析、性状鉴定、基因挖掘入手,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研究和利用,分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力度,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分中心选育了一批大豆新品种,但这些品种如何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加强新品种推广力度,使更多的良种产业化,为大豆生产服务。

        农业部李恩普处长作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为我国大豆科研和生产做出的突出贡献,认为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的工作有几点值得宣传和学习:首先,全所一盘棋,把大豆分中心的建设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通盘考虑,不搞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设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坚持“边建设、边运行”原则,在保证硬件建设的同时,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果;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对分中心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使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研究特色更加突出,为分中心形成自己的优势、更好地为大豆生产服务提供了保证。

        最后,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连铮研究员做了总结性发言,指出:各位委员和专家对分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今后工作应加强的重点。会后分中心的同志将根据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为我国大豆科研和生产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即将申请验收。本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分中心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对分中心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