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绿色技术集成模式引领华北麦区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集成模式引领华北麦区可持续发展

  ​ 5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华北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观摩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士,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张铁龙、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副所长李新海,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首席肖世和,石家庄市农科院名誉院长郭进考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活动。

  项目首席孙果忠研究员全面汇报了项目研究进展。针对华北麦区生产上对“精准、高效、优化、增值“绿色发展技术的需求,项目组通过集成“节水广适高产品种筛选、规范化播种、三化精准灌溉、测土配方施肥与增值型肥料、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与智能植保、抗逆增产生物调控、面制品加工适宜性评价、籽粒收获无损在线检测”等八项先进技术,建立了面向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小麦“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从藁城示范现场情况来看,示范区较常规种植模式每亩可节水40-50方、节肥15-20公斤、节药1/3用量,实现节本增收150元左右,深受当地种植大户欢迎。

  刘旭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华北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实施过程扎实、示范效果显著,形成了“政、产、学、研、企“协同攻关、互惠互利的良性发展机制。他希望项目组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技术需求调研,研发满足不同生产组织和种植规模的绿色技术集成模式。

  王汉中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华北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现场成效显著,是一个高水平的现场会。集成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达到了节水、节肥、节药、节本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针对下一步工作,王汉中要求,一要围绕优质、绿色、高产、多抗和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凝练目标,更加重视小麦种植结构优化和节水绿色发展技术的集成。二要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必须重视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三要从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技术集成创新,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通过产业化、品牌化,促进农民增收。四要更加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特别是在节水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培育、智能化生产设备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

  会议由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主持,院科技局和成果局有关领导,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参加单位专家,来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新疆等地的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河北省、石家庄市和藁城区有关农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相关企业、种植大户和新闻媒体等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