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外大豆种质的引进、研究与利用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3-09-30
作者:秦培友
点击数:
内容摘要:
1、有目的地引进国外种质2300份,约占我国栽培资源总数10%,其中包括大豆近等基因系及特殊遗传材料、特性鉴定标准种质和现代育成品种,丰富了我国的大豆种质资源库。 2、对引进种质开展形态生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评价,筛选出极早熟、半矮杆、高油、抗灰斑病、耐盐等优异种质,向全国30多个单位提供万余份次应用于育种。 3、中美、中日及其育成品种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大豆品种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引进的国外种质在育种实践中拓宽了我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4、以引进种质新定位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强毒株系(SMV3)抗性新基因;创造了高抗SMV3的中品95-5383和高抗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4号小种的中品03-5297大豆新种质,其抗性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中品661(L83-544)等7个引进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推广427万亩;以国外种质为亲本育成的159个品种中,包括若干个创国内第一的大豆新品种,为本成果提供证明54个品种的累计种植面积3.02亿亩、创社会效益 9 4.54亿元。
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