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科研成果» 获奖» 省部级成果一览表» 2021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2021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本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卢新雄研究员为成果第一完成人。

针对确保库圃资源高生活力与遗传完整性,以及珍稀资源抢救入库圃保存的重大需求,创立了拐点理论,攻克了“保、繁、入”关键技术,为安全保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首次探明了种质衰老存在生活力骤降的拐点,其发芽率范围为70%-85%,揭示了拐点是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生活力底限以及其生物学机制,从而提出了种质安全保存的拐点理论,即维持高于拐点生活力,以保障遗传完整性,实现了保存理论的重要突破。创新了基于拐点预警指标的库存种质高效监测预警系统,预警出拐点种质3219份;构建了基于拐点发芽率、繁殖群体量等关键指标以维持遗传原真的繁殖更新技术,支撑了26.7万份资源的安全更新,确保资源“保得住”。构建了多方式、高存活的入库圃技术,抢救了新疆野苹果等珍稀资源1.9万余份入库圃保存。

创建了集保存方式、保存技术、备份机制和运行机制“四位一体”的安全保存技术体系,新增超低温保存方式、新增离体备份机制、完善库圃运行管理机制、研制“保、繁、入”技术规范132项。支撑资源高质量入库圃13万余份,新增物种1159个,种质维持高活力和遗传完整性,保存寿命显著延长,确保了国家库圃50万份战略资源的安全。指导全国重要种质资源库圃建设88个,以及林木、药用、观赏、野生植物等资源安全保存275万余份,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本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76篇(SCI 24篇),出版著作3部。本成果支撑了种质延长寿命、减少活力监测和繁殖更新,节本降费50余亿元;国家库圃向社会共享资源8.4万份,其中直接生产利用品种823个,支撑培育品种765个,近3年社会经济效益600余亿元,为支撑我国种业振兴、传承农耕文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png

图1  卢新雄带领团队人员核查资源库存情况

2.png

图2 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拐点理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