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有我用武之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近年启动“杰出人才工程”,招募数百位国内外科技精英,因此成果迭出。该院招聘的海外人才中,有个5人团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2003年从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一起回国的。他们当中的带头人,现任农科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博士对记者说———
黎志康的团队
回国之前,黎志康先在美国学习及工作13年,1997年又到国际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工作,次年开始启动并主持了有11个国家和31个研究院所参加的“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它也是黎志康目前从事的主要项目。
其实,在美国工作时,黎志康就想做这个项目,但因这一计划工作量过于庞大,资金及人手都有困难。黎志康带着这个设想,转到国际水稻研究所。黎志康最终选择归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回来后,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努力,将原先的设想付诸实施。”
“当时的情况是,既有国家经费支持,农科院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黎志康一块回国的徐建龙博士说,“我们一起工作多年,有共识,彼此熟悉,协作很好;国内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机会难得,自然而然就回来了。”
“能够一个团队整体引进,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中国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说,“黎博士作为一级人才引进,他的夫人作为三级人才引进,其余三位作为二级人才引进。”据悉,中国农科院从2002年启动“杰出人才工程”,到2004年底,已经招聘一级岗位人才42名,二级岗位人才138名,三级岗位人才的招聘则从2003年启动。一级人才的待遇是:250万元的仪器设备费,15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100平方米的住房或者50万元的安家费。二级人才和三级人才的待遇则稍有递减。
作为国际水稻研究所主持“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协调科学家,黎志康一直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这项计划的目标是,集全世界水稻主产区的数百份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大规模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些优异种质资源中的大量优良基因和性状导入中国的优良品种中,实现优良基因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大规模国际交流,培育一批能广泛适应中国各种水稻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
“由于前期工作的坚实基础和连续性,我们的工作平台在回国之前就已在逐渐搭建了。”黎志康说。正因为如此,黎志康和他的团队回国后的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回国之初,一切从零开始,但因为是一个团队集体回来,整体优势明显,启动较快,5人团队现在也已发展到包括研究生在内的30人左右。
在国内,“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仍在继续推进。据黎志康介绍,他们希望能有效地把分布在世界各地水稻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应用于这一目标,为中国水稻主产区培育新一代资源节约型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降低农业水、肥和农药投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与原优良轮回亲本相比,我们培育的节水水稻产量更高,抗旱能力强,节水达30%。”黎志康说。
黎志康在办公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传统植物育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育种家的经验。有经验的育种家可以育成很好的品种,但育种的过程不产生新基因及其遗传信息。另一方面,研究作物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通常则只出文章、专利,不出品种。“‘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技术策略的最大特点是育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基因发现与性状改良的过程相结合。我们要做到出品种、出基因、出理论,”黎志康说,“现在,这一技术策略将进一步在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分子育种中推广和应用。”
而让黎志康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是老跟在别人后面。”
谈及未来的发展,黎志康说,“我们会继续努力,希望把基础平台打好,把一些基本的方法铺垫好,能吸引更多的人朝这个方向去做。”而能代表中国,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是黎志康和他的团队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