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
首页» 删除栏目» 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子站»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2015
中国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与未来扩散趋势分析
作者:赵立萍,王晓鸣,段灿星,龙书生,李晓,李洪连,何月秋,晋齐鸣,武小菲,宋凤景
影响因子:
刊物名称:中国农业科学
出版年份:2015
卷:48 期:18 页码:3612-3626
文章摘要:
【目的】明确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预测病害未来的扩展区域,为有针对性开展灰斑病的早防早控工 作、保护玉米生产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形态、培养及分子特征鉴定的方法明确新发生玉米灰斑病区域的病菌分 离物种类;汇总 2004—2014 年各地玉米灰斑病的调查信息,根据季风特点,推测具有重大破坏力的玉米尾孢灰斑 病扩展路线,预测未来的病害发生区域。【结果】基于形态学、培养特征以及分子鉴定结果,明确了贵州西部、西 北部以及四川北部的分离物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河北承德地区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C. zeae-maydis),在陕西南部、西部以及河南西部鉴定出了玉米尾孢和玉蜀黍尾孢;初步明确了具有强致病力的玉 米尾孢目前分布的北界。玉米灰斑病已经在中国 15 个省份发生,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南海夏季 风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作用下,玉米尾孢从云南西部进境后逐渐向北向东扩展,到达四川、陕西的西部, 亦可能经种子携带途径进入湖北恩施,形成一个新的病害扩散源并传播至重庆、陕西安康和商洛以及河南西部山 区。未来,在季风的作用下,源自西南的玉米尾孢灰斑病可能进入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并进而逐 渐向北偏东方向扩展,对中国春玉米主产区构成重大威胁。【结论】确认玉米尾孢在贵州、四川、陕西、河南引起 玉米灰斑病,河北的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由玉米尾孢引起的灰斑病已突破秦岭和巴山的阻隔,扩散至陕西西部、 南部和河南西部,从西南玉米生产区进入了北方玉米生产区;夏季季风以及种子带菌是该种灰斑病快速传播的主 要因素;未来玉米尾孢灰斑病将在季风作用下继续缓慢向北方玉米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