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首页|办公内网|邮箱系统|联系我们|搜索

要闻

协同创新出成果,绿色发展见成效---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技术观摩会在新疆建设兵团顺利召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4日    浏览量:  [ 字号:]

2019年10月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实施的“玉米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行动现场观摩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陈学庚院士,农六师副师长姜振东,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段留生,吉林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所所长王立春,我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刘洁,作科所副所长刘录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新疆建设兵农六师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是我院协同创新工程的重点工作,深入贯彻习总书记“三个面向”重要指示,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重点,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在全国范围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玉米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行动由作科所协同资划所、植保所、信息所、南农机、加工所等共6个所8个创新团队共同实施。

  现场观摩的示范田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是我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长期开展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的试验基地,经过12年的建设和投入,200亩试验田布置实施了4类16项试验研究,己连续六次创造全国玉米高产纪录,最高亩产1517.11公斤,今年测产结果显示,再次重现亩产超1500公斤。观摩会上,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技术总师李少昆研究员介绍说,通过选用耐密高产品种,构建高质量群体,实施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挖掘良种、良法与光温水肥资源的增产潜力,粒收观摩田亩产达到1100公斤,籽粒成熟度高、含水率适宜粒收。机械粒收现场演示,收获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及损失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观摩农户对示范田的收获密度、玉米产量及粒收质量赞不绝口。今年,试验点周边10万亩示范生产地亩产达到1000公斤水平,全部进行机械粒收、烘干收储和秸秆还田。

陈温福院士、陈学庚院士对奇台总场示范基地研究的系统性和试验的严谨性深表震撼,真正做到了“顶天立地”开展研究,引领了西北灌区玉米种植密度由每亩3000-5000株提升到6000-7000株,产量与效益协同提高,为我国现代玉米生产树立了样板。农六师副师长姜振东对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兵团双方的紧密合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刘洁表示今后要大力支持科研、推广和生产密切结合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现代玉米生产方式转变和绿色增产技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