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首页|办公内网|邮箱系统|联系我们|搜索

创新研究组

首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中心站» 科研团队» 创新研究组

  • 精准栽培与管理研究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玉米精准栽培与管理研究组,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主要从事玉米高产潜力探索、高产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现有专职研究人员6人,研究生20余名。团队首席李少昆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与耕作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全国作物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组长,农业部玉米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为农业部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7年荣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十三五”期间,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玉米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粮食主产区产量与效率层次差异消减技术途径综合评价”、“玉米生长定量诊断与动态调控技术” 和“973”项目“作物高产群体与关键气候因子...

  • 作物耕作与生态研究组

    课题组长简介: 张卫建,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首席。1999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开展土壤生态博士后合作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作物学组)”成员。中国耕作制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立体农业分会和中国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The Crop Journal副主编。 研究方向: 农田生态与耕作制度。 主要贡献: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田生态与耕作制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农田土壤碳氮循环、高产高效栽培、保护性耕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 作物光合与生理研究组

    课题组长简介: 周文彬,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7 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09年6 月至2014年12月在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1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1)作物产量潜力突破与效率提升的光合作用生理及分子机制: 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区域高产与超高产农田以及不同作物个体之间的产量和光合效率差异,揭示调控干物质与产量形成的关键光合作用生理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2)作物光合作用适应环境...

  • 作物化学调控

    课题组长:董志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学与农业化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88年3月在河北省藁城市农业局工作,担任助理农艺师;1988年3月至1994年9月在河北省棉花研究所工作,分别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7月-2002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7月-2002年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评聘);2003年1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三级)。中国作物学会、...

  • 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

    课题组长:常旭虹 联系电话:010-82108576 电子邮箱:changxuhong@caas.cn 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小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具体内容包括 ①强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实现的理论、途径与定向调控; ②小麦栽培与生理; ③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及展示; ④小麦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与标准拟定。 创新小组成员有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等5人。目前在小麦生长发育规律与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发表论文16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8个;主编(编著)出版科技著作7部,副主编5部,参编18部;主编出版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图34套(2016年3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布行业标准1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8名。以第...

  • 大豆栽培创新研究组

    课题组长:吴存祥 职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010-82105865 电子邮箱:wucunxiang@caas.cn 研究方向: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绿色增产增效生产的耕作栽培共性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 吴存祥,博士 1992年6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学士,2000年6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硕士,2009年6月获得华南农业大学博士。1992-200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2008年至今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主要负责麦茬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目前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豆种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油料作物技术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