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首页|办公内网|邮箱系统|联系我们|搜索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首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中心站» 科研进展

科学家证明:我国现代稻作高产低碳排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浏览量:  [ 字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证明近五十年来我国水稻品种改良与稻作技术创新为粮食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该研究成果纠正了世界舆论对我国水稻生产的错误认识,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CH4)的最大排放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及国际论坛中,我国水稻生产的甲烷排放问题一直被关注,经常受到世界舆论的攻击。为此,该创新团队通过多年的生产调研、文献分析和田间试验,综合评价了近五十年来我国水稻品种、稻作技术和稻作系统演变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估算了我国稻作模式创新的增产减排潜力。研究发现,通过稻作系统调整、品种更新和控水节肥等创新,在实现水稻单产提高130%情况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约70%,其中CH4减排尤为显著。该成果不仅在国际上给我国水稻产业正名,而且为全球高产低碳稻作创新指明了方向,可为世界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术参考和借鉴。

 

该团队前期先后探明了水稻品种以及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和《Science Advances》上。本项成果是前期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提升,以张艺博士后为第一作者,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卫建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江瑜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得到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专项”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b48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