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中国专家破解本土小麦品质的“生命密码”,育成18个新品种

中国专家破解本土小麦品质的“生命密码”,育成18个新品种

  你知道面条的口感受哪些因素影响吗?馒头和面包好不好吃是小麦的什么基因决定的?如何培育出既产量高又品质好的小麦新品种?

  何中虎,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破解了小麦品质的“生命密码”,为提高中国人的主食消费品质和营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一件关乎幸福感的大事

  “南米北面”,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基本现象。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历史巨变中,人们对面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何中虎的研究,正是从“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这个问题开始的。

  1963年,何中虎出生于陕西渭北一个农民家庭,每天能吃上捞面和白面馍就是他儿时的梦想。198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何中虎先后到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你们中国小麦的品质怎么样?”何中虎在国外时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当时,国内对小麦品质的“家底”并不清楚,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小麦生产大国的相关研究。

  何中虎立志培育优质小麦品种,但“优质”由哪些具体性状体现?1993年,他回国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承担起小麦品质研究的重任。

  何中虎首选面条进行研究。颜色、口感、味道,是小麦的什么性状决定着面条的这些品质?经过对成千上万样品的品尝、分析、对照、检验,最终确定了蛋白质、淀粉和色泽3项指标。他还引入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层面阐释了面条品质的遗传机理。

  随后,他又确定了馒头、饺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质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磨粉品质评价、加工品质间接评价,以及5种主要食品实验室评价与选择指标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

  2008年,何中虎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对他科研成果的至高评价。

  论文写在大地上

  农业科研工作者也许是最“接地气”的一群科研人员。何中虎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厚情怀。

  尽管何中虎在国外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并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但他认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农民喜欢的品种,才是对科研人员的最高奖赏。

  他常年带领团队深入农村,了解小麦生产和食品加工业需求,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育成18个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市场好评不断。该品种不仅水浇地适宜种植,黄土高原的旱地也适宜种植,每年有五六百万亩的面积,连续8年作为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

  下乡过程中,何中虎深切感受到农民对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渴望。技术推广往往在最后一公里出问题,于是他每年至少有2个月用在品种推广上,足迹遍布华北、西北等十几个省份。

  何中虎还与农技部门密切合作,把新品种推广与高产创建、定点扶贫相结合,和当地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使国家级贫困县甘肃泾川、灵台等旱地小麦大面积实现了亩产从4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

  团队合作是成功关键

  何中虎学的是遗传育种,没有接受过谷物化学的严格训练,但搞小麦品质研究,谷物化学是前提。要培育优质品种,而国内缺乏优质资源,怎么办?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智慧才能应对困难与挑战。”这是他最深的感受。何中虎“请进来、送出去”,把国外的专家请来授课、把团队同事送出去学习,一来二去,学科有了互补,技术有了交流。

  何中虎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科研机构建立了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全国35个单位的110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员提供出国深造和合作研究的机会。

  他还把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引进鉴定的两万多份小麦优异资源发放给国内20多个单位,合作单位用何中虎引进的种质育成80多个优质抗病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

  何中虎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起步的,离不开庄巧生院士等老专家的把关指导,因此他非常注重培养人才,将严谨求实的学风传给学生,将先进的工作模式和理念用于团队管理。

  “这些年我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小麦提高品质,另一件就是培养学生、壮大研究团队。”何中虎说,“80多名硕士、博士从我这里走出去,还有100多人通过我的推荐或资助到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参加培训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