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那个把大豆种了亿亩的人走了

[中国科学报]那个把大豆种了亿亩的人走了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70多岁的农民李景春坐了一夜火车,终于在早上8点赶到了北京王连铮的遗体告别会现场。“我抱着沉重的心情来到这里,是为悼念王院长,也是想向人们介绍王院长更多的事迹。”

  王连铮,我国著名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原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副书记,于2018年12月离世。

  “王连铮在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科技进步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对国家和事业的奉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院士说道。

  “常有人问我,王院长八十多岁了还经常下地,到底是为了什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回忆20多年来王连铮的教诲,道出了他忘我工作的目的:为了他心爱的国家、人民和科研事业。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王连铮的座右铭。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对事业都是全身心的投入。他潜心大豆科研,奉献累累成果。

  怀着对农业满腔热情,在1957年5月,王连铮主动要求从原林业部调到刚刚成立9个月的黑龙江农科院。其间,主持或共同主持选育出大豆优良品种12个,累计推广面积7500万亩。“文革”后,他率先开展大豆基因工程研究,建立了大豆基因工程载体和受体系统及大豆体细胞培养实验系统。

  1987年10月起,王连铮调任中国农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任职期间,他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凝练和成果培育,全院取得科研成果49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2项。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他始终坚持科学研究;离开领导岗位后,更是全力投入到大豆科研中。1991—2018年,王连铮主持选育大豆新品种22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1亿亩。

  “王先生退下来之后就在科学楼东边一间平房,继续做他的育种工作。”沈阳农业大学教授董钻觉得,他是大专家大学者,也是平凡的普通人,始终有着长者之风。

  其中,他选育的“中黄13”通过国家及9个省市审定,跨三个生态区13个纬度,是迄今为止我国纬度跨度最大、适应最广的大豆品种。截至2018年累计推广超1亿亩,增产大豆25亿公斤,新增产值100多亿元。以“中黄13”为广适高产骨干亲本培育出新品系308个,整体提升了我国大豆育种水平。

  安徽省濉溪县柳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超始终把自己和王连铮在“中黄13”大豆田里合影的照片放在宣传册首页。

  “最早骑摩托车,现在开奥迪,就是通过‘中黄13’结缘认识王院长。”刘超说,“‘中黄13’给我们当地老百姓、给全国老百姓带来巨大效益,增产增效。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也是为了回报王院长对我们的眷顾、关怀。”

  早在2009年,刘超慕名来到北京联系“中黄13”引种和推广事宜。听说王连铮先生是中国农科院原院长、原农业部副部长,他心里有些忐忑。但一见面,“他那么和蔼、那么亲切,一进屋就给我们端茶倒水。后来的接触交流,越发体会到王老情系‘三农’的敬业精神”。

  王连铮曾说:“人要有追求,学农一辈子,要为我国农业做点事。”韩天富这样理解:大豆科研事业已整合到他的思想基因中了。事业就是他的灵魂,大豆就是他的生命。他是为最普通农民服务的大科学家,每个中国人都是他科研成果的受益者。

  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科技进步,王连铮则提出富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在担任黑龙江省副省长期间,他积极组织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通过“以稻治涝”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优质稻米集中产区。在原农业部工作期间,他面向全国农业科研和生产主战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发展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增加粮食和棉花生产、科技兴农、科技扶贫等意见建议。多份报告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

  王连铮交出最后一份工作文件是《关于召开改革开放以来“杰出作物育种家”表彰会议的请示报告(建议稿)》,距他离世仅14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