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专家倡导构建玉米双单倍体和全基因组选择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专家倡导构建玉米双单倍体和全基因组选择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8月18至20日,第一届玉米单倍体工程化育种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顺利召开,会议主题是“科企协同共创玉米种业发展新模式”。来自全国20余家科研单位和30余家国内顶尖种业公司的1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刘涛、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11位主题报告专家围绕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玉米工程化育种体系,双单倍体(DH)系高通量生产,靶向芯片技术体系,全基因组选择算法,基因组预测育种落地应用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参会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DH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是当前玉米育种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构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国年生产玉米DH系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如何快速进行DH系的评价、筛选和品种组配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一大挑战和痛点。将两大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是当前玉米育种的迫切需求,是缩小我国种业研发能力与国际种业公司差距的重要途径。随着国产靶向测序-液相芯片技术的发展,低成本、高通量、灵活的分子标记检测体系已经逐步取代跨国公司垄断的成本高、灵活性差的固相芯片技术,使两项技术结合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周文彬指出,企业正在成为品种培育的主体,也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力量。作科所高度重视科企合作,大力倡导协作共享。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作科所将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抓手,技术集成构建高效的智能育种支撑平台,建立技术协作联盟,构建新型科企合作新模式,从而赋能我国种业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助力重大品种培育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介绍,作科所多个团队联合研发了一款适合于玉米育种应用的液相芯片,并计划以此为载体,实现不同育种公司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协作。下一步,作科所将联合其他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创新科企合作新模式,提高种业研发能力。


会议期间,专家们一同前往作科所顺义试验基地,参观考察了作科所玉米品种展示,并与作科所各玉米课题组分享交流了玉米科研和育种情况。中单1130,中单3212,中单3315,中单8812等多个品种表现优异,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会议由依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