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新闻» 作科所举办“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2017年进展交流会

作科所举办“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2017年进展交流会

  2018年1月18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2017年进展交流会在作科所召开,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处长、项目专员魏珣博士、项目流动专员葛群博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万建民院士、总体专家组成员邓华凤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张爱民研究员、张相岐研究员、徐明良教授、李自超教授、作科所科研处吴赴清副处长等到会指导。项目六个课题负责人、子任务负责人即项目骨干等97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邀请项目专员魏珣博士对“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的管理要求做了介绍。

  葛毅强处长指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要按照十九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既要认真实施完成任务书中各项任务指标,又要注重培育和凝练重大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同时要兼顾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扬科学务实的精神,最终交一份满意漂亮的答卷。

  万建民院士指出,这个项目的实施要从创制变异、选择变异及固定变异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提高诱变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特别是把传统的诱变技术与加倍单倍体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有机结合,创新形成高效的新型诱变技术体系;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注重培育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并加强科企合作,加速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要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在项目组内建立一种机制,对构建的新技术新平台、创制的新材料新资源和发掘的新基因等进行共享共用,实现一体化联合攻关,带动全国诱变育种技术进步发展。

  项目首席刘录祥研究员全面汇报了2017年度项目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完成了等离子体模拟装置和串列加速器辐射终端的改造升级、回旋加速器辐射靶室的改造并提供项目组单位应用;建立了高效的冬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快速筛选技术和基于HRM的DNA特定序列高通量扫描H-TILLING技术,提高了突变体筛选效率;创建了库容达4000余份的小麦突变体库,并对其中的一些突变体开展了抗病、耐盐、品质、叶色等突变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创制抗病、抗逆、优质突变新材料44份;育成审定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14个,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300余万亩;发表SCI论文1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新品种保护权1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项目参加单位就各自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分别进行了汇报交流。项目咨询专家在听取了所有单位的进展报告后,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最后,项目首席刘录祥研究员根据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突出诱发突变的特征特性,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同时就项目的下一步实施工作做了重点部署和安排。

  

  

  



TOP